法門寺(Famen Temple),又名“真身寶塔”,位于炎帝故里、青銅器之鄉(xiāng)——寶雞市,2004年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“世界第九大奇跡”,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據(jù)傳始建于東漢明帝十一年(公元68年),約有1700多年歷史,素有“關中塔廟始祖”之稱,周魏以前稱作“阿育王寺”,隋文帝時改稱“成實道場”,唐高祖時改名“法門寺”。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,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。法門寺佛塔被譽為“護國真身寶塔”。寺廟所在的法門寺文化景區(qū)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。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、銅浮屠、八重寶函、銀花雙輪十二環(huán)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,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,為世界寺廟之最。
2014年10月16日,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(lián)誼會在寶雞法門寺舉行。2018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,入圍“神奇西北100景”榜單。